
(本篇網誌所有圖片均由openrice提供)
我還很記得,第一次在內吃東西的情況。
這間小店,在慈雲山,名叫小食館。
中一的六月,我第一次嘗到它。
那天是中五生的畢業禮,我作為合唱團的一員,便要留守到夜晚表演。
中二的師姐把我這個從未「放監」*的小妹妹帶到這個天堂。
*(學校規定中一生要留校用膳)
不知道大家一看見它想起了什麼?
我第一時間是想起不潔、拉肚子等情景。
當時入世未深的我並不知道這樣的店舖才是美食天堂,
我還記得我膽怯的拉著師姐,口裹嚷著走吧、走吧的抱怨聲。
師姐當時大笑一聲:「試過你便知道它的美味了!」
我當時對慈雲山的食肆一無所知,只好跟隨她,進入了「地獄」。
當時,我聽見師姐叫服務員給她一碗翅針和炸蛋。
那時懵懂的我還道是"炸彈"。
我還問師姐:「炸彈能吃的嗎?」
現在想起也覺得自己很可笑。
後來,我才知道,師姐是叫了碗仔翅銀針粉和炸魚蛋。
當然,我也跟她叫著一樣的。

(這只是小碗仔翅,翅針很大碗,有我的面那麼大!)

(炸魚蛋)
美食送到來了,賣相,也算可以吧!
但香味,真的令人難以抵抗!
我吃了一口炸蛋再吃了一口翅針。
真的很鮮味,而且價錢也很合理呢!
師姐果然沒有介紹錯!原來它是天堂不是地獄!
不經不覺的,我便升上了中二。
到了中二,我們都「放監」了。
一星期中總會有一天,我會到小食館吃午餐。
原因不單是因為它的美味,還有它的濃情味。
慈雲山是學生區,也是基層市民的集中地。
我唸中學時常常自嘲是香港的「山區」兒童。
而小食館的店員以及食物就是我們的緩助物資。
我這個「山區」學生,每天只有$15飯錢。
要吃得又美味又飽肚,可能只有小食館能做到。
老闆所售的美食很便宜,而且份量又多。
老闆更加一視同仁,無論你是學生還是一般市民,待遇也一樣。
小食館的店員更加認得我們每一位。
中四中五的時候,若果他們知道我們要補課,便會先做我和同學的那一碗粉麵。
當我們變得懶懶閒的時候,他們會問:「不需要補課及測驗了嗎?那可以慢慢吃了!」
這間小店,我惠顧了差不多七年。
店內的啊姨見證著我們由小女孩變成少女。
中六,我不再在慈雲山唸書了。
啊姨問:「你去了哪?從前吱吱喳喳的你去了哪?要振作呢!」
簡單的一碗翅針,看著我由小孩變成少女。
平凡的一碟炸蛋,見證我由中學生變成預科生。
普通的一條炸煬,看了我穿校服變成穿便服的樣子……
很多時,我們以為身邊的美味是平凡的,是必然的。
但原來,最普通的,卻是最美的。
食物的外表,只是一個軀殼。
只有箇中的味道及人情,才是最值得我們去品嘗。
但願小食館,繼續見證我人生的樂章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