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,我可以隨心的寫文章了!

有一個女孩,她左手握著鮮花,
右手拿著香燭,戰戰兢兢的隨親人上山去。
掃墓,她知道清明節和重陽節要掃墓。
但為了什麼,她直到那一天才知道……
那一天,傳來了祖母病重的消息。
女孩很擔心,每天也去看祖母。
祖母很疼愛女孩,雖然一年只見面一次,
但每次總以愛憐的目光看女孩,
每次也以那雙佈滿皺紋的手撫上女孩的臉頰。
每次也希望女孩多多探望她。
即使經歷過一次又一次的失望,她的愛從未減退。
直到女孩終於懂得去探望她時,她,已經忘了女孩。
女孩細心的餵她吃粥,卻換來一句:「謝謝姑娘!」
女孩哭了,但她沒放棄,堅持要看祖母。
一年後,祖母離開了她。
她放聲大哭,她傷心,她惱怒。
她翻看照片,卻只發現只得嬰兒時和祖母的合照。
長大後的,只有兩年前散落的幾張。
沒想到,這就是她們最後的合照。
沒想到,多多的探望只不過是欺騙自己的藉口。
這一天,又是清明節。
一眾親人興高采烈的拿著燒肉、燒豬、叉燒,香燭冥鏹等上山去。
她卻靜默起來,上山後,只看著祖母的照片不語。
親戚們向祖母拜了幾拜,便高高興興地吃起祭品來。
只餘下她,她獨自看著他們流淚。
如果真心愛你的家人,那麼,在他生時,你一定會對他好。
那怕只是陪陪他,那怕只是一句問候,那怕只是一通電話。
當他離開了,他真的能夠感受到後人的思念嗎?
還是,大家只是形式化的拜祭一下,然後就只顧吃祭品?
女孩落淚,是因為她真的思念祖母。
女孩落淚,是因為她覺得現在做多少也不能彌補她的遺憾。
女孩落淚,是因為在祖母生時沒有好好珍惜。
看著那些滿嘴食物的親戚,她覺得很傷心。
祖母去世後,他們燒很多冥鏹。
但祖母生時,他們只偶然看看祖母。
再多的祭品,也不能等同一句親切的問候。
再華麗的葬禮,也不能等同一次簡單的探望。
也許,生時,盡孝;死後,思念,
才是最完美的結局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